基坑、地基与基础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隐蔽工程环节,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和耐久性。在施工过程中,因地质条件复杂、荷载变化或施工工艺缺陷等因素,可能导致地基沉降、基坑坍塌或基础结构失效等风险。因此,通过科学、规范的检测手段对基坑、地基与基础进行全面监测与评估,是确保工程质量、预防工程事故的核心措施。检测工作贯穿项目设计、施工及验收全周期,需结合现场实际需求,采用先进技术手段,严格遵循行业标准,为工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安全保障。
基坑、地基与基础的检测内容需根据工程类型、地质条件及施工阶段进行针对性设计,主要包含以下项目:
1. 基坑工程检测:
-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(水平位移、垂直沉降)
- 周边建筑物及管线沉降监测
- 地下水位及渗流情况监测
- 土压力、锚杆(索)拉力检测
- 支护结构完整性检测(如混凝土强度、裂缝分布)。
2. 地基检测:
- 地基承载力试验(静载试验、动力触探等)
- 地基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测试(含水率、密实度、抗剪强度)
- 复合地基均匀性及强度检测(适用于砂石桩、CFG桩等)
- 地基回填土压实度检测。
3. 基础检测:
- 桩基完整性检测(低应变法、超声波透射法)
- 桩身承载力试验(静载试验、高应变法)
- 基础混凝土强度与缺陷检测(回弹法、钻芯法)
- 筏板基础、箱型基础的沉降及裂缝监测。
根据检测目标的不同,需采用多样化的技术手段:
1. 现场监测技术:
- 使用全站仪、水准仪进行位移与沉降观测
- 埋设测斜仪、土压力盒等传感器实时监测数据
- 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实现动态数据采集与分析。
2. 原位测试技术:
- 标准贯入试验(SPT)测定土层承载力
- 静力触探试验(CPT)获取土层力学参数
- 平板载荷试验验证地基承载力。
3. 实验室分析:
- 土样三轴压缩试验测定抗剪强度
-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
- 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。
4. 无损检测技术:
-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
- 地质雷达扫描地下结构缺陷
- 红外热成像法识别混凝土空鼓。
检测工作需严格遵循国家及行业规范,主要标准包括:
1. 国家标准:
- 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(GB 50007)
- 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》(JGJ 120)
- 《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》(JGJ 106)。
2. 行业技术规程:
- 基坑监测数据预警值参照《工程测量规范》(GB 50026)
- 桩基承载力测试执行《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》(JGJ 340)
- 混凝土强度评定依据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(GB 50204)。
3. 地方性标准:
- 各地方针对特殊地质条件(如软土、湿陷性黄土)制定的补充规范
- 重大工程需结合专项检测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。
通过系统化的检测项目设置、科学的检测方法选择以及严格的标准化执行,可有效控制基坑、地基与基础的施工质量,为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安全提供技术保障。